戊辰是龍年,龍代表皇權。仲冬月冬至佳節,對皇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冬至大過年」:古時冬至是最大的節日,春節僅於近代曆法漸漸脫離原有農作意義後而時興,但皇家以及道家等一直視仲冬月冬至日為最重要的月日,往往把新紀元於此計算。冬至,陰極陽衰,也是陽氣開始復原、不斷增強、新一輪週期的開始。
下款「鹿苹徐亭書」,白印「徐亭之印」,朱印「鹿苹」。徐亭(約1825-約1905),字鹿苹,浙江平湖新倉棣雨望族,儒學家,善詩詞書法,光緒四年(1878年)曾輯出版《增訂夏書禹貢注讀》(上洋集成堂刻本)。「鹿苹」出自詩經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寓意君臣宴會,宋代詩人嘗以此二字如入詩作。清盛期名臣紀昀紀曉嵐 《上皇帝謝表》曰「 得與鹿苹之會,彌增鳧藻之思」。此後的清中後期,常有人以「鹿苹」為字號或者齋名。可見徐亭的名「亭」,非一般的野亭,而是皇亭,渴望與皇帝有「鹿苹之會」也。可惜,壯年遇亂世,仕途很可能未盡人欲。
苹,本意為野草。另意水草時,與萍或者蓱意同,但有別於「蘋」字。萍大者,為蘋。現代人,特別是大陸,常常把苹和蘋誤解為同一字。徐亭有孫,徐光祖(1881-1962), 字鹿蘋,稟生,晚清最後一批秀才;名和字可能都是由祖父徐亭取,寄望光宗耀祖,比自己做得更大更成功。徐光祖和其子徐成均(1922-2009, 字東皋), 皆新倉名人。
下聯的印章,特別是朱印,透過上聯的背面滲入,留下暗印。估計徐亭當時參與當地官家寺院、鄉廟或者家族宗祠慶典時即興而作,沒有即時裝裱,收起時兩聯宣紙重疊,印油還未乾。從狀態上可以推斷,對聯曾被長期懸掛。裝裱風格、用料和磨耗損衰程度,表明是原裝原裱。「萬古基有道 壹是本修身」既是對國家富強、永泰平安的期盼,也是對家族興旺、永續延綿的寄託。
後注:
《文選樓叢書•疇人傳》:啟千聖不傳之秘,立萬年有道之基。
《世祖章皇帝聖訓》:開萬年有道之長。
太平天國何震川擬詔爰為論曰:穆穆皇皇,赫赫我王,奄有四海,撫綏萬方,恩覃普宇,德遍要荒,遐邇一體,率賓歸王。宜乎永奠千百代無疆之福,擊基意萬年有道之長。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植萬年有道之基,享百世無窮之業。
《史記•封禪書》
周官曰,冬日至,祀天於南郊,迎長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樂舞,而神乃可得而禮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四瀆者,江、河、淮、濟也。天子曰明堂、辟雍,諸侯曰泮宮。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僊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并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時主,祠瑯邪。瑯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周禮•春官宗伯•家宗人之職》: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禮。凡祭祀,致福。國有大故,則令禱祠,反命;祭亦如之。掌家禮與其衣服、宮室、車旗之禁令。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猶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以禬國之兇荒、民之札喪。
《夢粱錄》:十一月仲冬,正當小雪、大雪氣候。大抵杭都風俗,舉行典禮,四方則之為師,最是冬至歲節,士庶所重,如送饋節儀,及舉杯相慶,祭享宗禋,加於常節,士庶所重。如晨雞之際,太史觀雲氣以卜休祥,一陽後日晷漸長,比孟月則添一線之功。杜甫詩曰:「愁日愁隨一線長」,正謂此也。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賀禮。士夫庶人,互相為慶。太廟行薦黍之典,朝廷命宰執祀於圜丘。官放公私僦金三日。車駕詣攢宮朝享。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宋杜范《聞喜宴和御詩》
清朝策士屬新元,四海英髦意氣軒。自是冕旒崇直道,亦令韋布效忠言。
鹿苹初洽君恩重,鳳藻俄頒帝語溫。此日微臣陪鎬宴,更慚蘭省濫搜掄。
宋周必大《金國賀正旦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北斗回杓恰指寅,东皇御极蚤施仁。光風麗日依稀轉,御柳宫花次第新。
魚藻有頒安萬物,鹿苹式燕樂嘉賓。小臣請祝君王壽,乾道宜過一萬春。
2005年7月2日西泠曾拍徐亭款一扇面。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門聯款:同治七年歲次戊辰仲冬吉旦立。
廣州三元宮三元殿棟木刻:大清同治七年戊辰仲冬全真住持道士黃宗性募化重建吉旦。
保利2018年春拍趙之謙《梅花圖》款:同治七年仲冬。
萬壽詩:貢而玉帛胥同,至治無虞,民安物阜,太平有象。(同治年號來源的另一可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