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

香港仔鴨脷洲洪聖古廟新解 New View on Hung Shing Temple on Aberdeen Island, Hong Kong

香港仔鴨脷洲洪聖古廟內的大鐵鍾有銘文:「順德陳村罟(左有絲字旁的古罟字寫法)棚眾(衮)信弟子  張文裕 張文盛 溫鳳賢 黃興大 黎善才 張文耀 羅舉高 張益君 張文祿 張金玉 羅舉滿 黎瑞富 張文貴 張金來 溫鳳達 張金朝  敬奉  峕 乾隆癸巳年秋月吉旦 萬敢(散)爐造   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名冊共16人,其中9人姓張,帶頭人張文裕和張文盛、張文耀、張文祿、張文貴應該是兄弟關係,與另外4人(張益君、張金玉、張金來、張金朝)很可能是同族近親;而同另外7人4姓(溫鳳賢、溫鳳達、羅舉高、羅舉滿、黎善才、黎瑞富、黃興大)有可能是連襟親屬。說明這些人應該是來自乾隆年間順德陳村相對富裕的戶主,其後面是個有百餘人的大家族和以及牽扯到甚至上千人的僱傭漁隊。這些名稱反映典型的內陸文化,而絕非來自相對貧弱的水面人(貶稱蜑家人)的習俗。大鐵鍾當時造價不菲,加上遠道由佛山運來,非一般漁民能夠做到。乾隆時期,佛山鑄造業興盛,大多有名的鑄造商都以「萬」字開頭為名,但暫時網上查不到「萬敢爐」,值得專家進一步研究;「敢」字被鑄刻「出頭」,可能有意為之為「敢出頭」,別有意思。另外,「國泰民安」四字,反映了獻鍾者家國的寬大胸懷。

順德陳村在漢代以前原稱「龍津」,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環境有關。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曾描述:順德有水鄉曰陳村,周迴四十餘里,湧水通潮,縱橫曲折,無有一園林不到。至今,陳村還保留很多帶有「洲」字的地名,如登洲和桂洲等等;「洲」乃水中之高地,老陳村水路之闊達可見一斑。乾隆時期,陳村與廣州、佛山、東莞的石龍鎮合稱為「廣東四大名鎮」,是珠三角主要的商貿中心,曾有「陳村商(谷)埠」之稱。歇後語「陳村種,洗腳唔抹腳」,雖諷刺陳村人揮霍無度,也反應其相當富裕的一面。

鴨脷洲洪聖古廟雖然多次被翻修,其規模應該和乾隆時期差不多。敝人經多向調查對比,認為只有東面有所外加廂房等建築。英軍佔領香港初期,有報導其僱傭華裔代辦曾霸佔洪聖廟為居家,可見其當時已經有規模,像個四合院。另外,根據1846年英國人的繪畫,廟的西面有兩處更改:前殿西面牆原來有兩個風口(或者窗戶),而中間天井西面牆以前沒有門但有三個風口。廟所在之地當時是一小衛星島,南面不遠是一條海溝(退潮時會於南面鴨脷洲母島陸地相連),廟後饅頭狀的圓頂小山(現在只剩下和廟高度相當的小風水蛋)原本高出廟高一倍多,並且當時滿島覆蓋綠油油的植被和樹木,而其東北面的另一衛星島(即現在大風水蛋所在地)鮮有綠色。這些衛星島大約在1870至1920年代被削山填海了。

因為古鍾寫「乾隆癸巳年」,所有資料和人都聲稱鴨脷洲洪聖古廟建於1773年(更有很多傻瓜誤傳1733年),敝人不敢苟同。按常理,廟鍾一般是在廟宇建成之後鑄造,或者有善信者出資還願。若是後者,廟宇很有可能在捐贈鐵鍾之前已經歷經歲月。洪聖的崇拜應該比天后早很多,而乾隆年間新造有規模的廟宇應該多為天后廟。有記載順德早期居民包括宋代時期來自浙江的移民,而江浙一帶人民自古善長大型集體漁業和航海。1816年7月10日英國使團曾停泊於此,其護衛艦艦長目睹並在後來出版書中詳細描述了近百艘船和數百人同時「趕漁」的場景,很有可能就是古鍾銘刻16位「順德陳村罟棚衮信弟子」的子孫所帶領的捕魚船隊。而同樣的場景,不知重複了多少次、多少年、多少代?很有可能從宋元時期已經開始,但似乎無記載和無外人知曉,因為這是一個刻意隱瞞的秘密:一直到上個世紀初鴨脷洲洪聖古廟廟祝一直向外宣稱初一、十五月缺和月圓日子入夜要附近居民閉門莫出。所以敝人認為現在規模的鴨脷洲洪聖古廟應該建於1773年以前,而原始的小規模洪聖廟在此數百年前可能已經存在,其規模之小可以參考南丫島石排灣的小廟「洪聖宮」。秋月即農曆七月,吉旦估計是七月底最後一次到此遠航「趕漁」夜後的早晨,因為七月後將是變幻難測、極度危險的颱風高峰期。

後記

2022年2月中旬讀到《史記•封禪書》指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云。

說明祭祀天地習俗及選址,至少從周初太公時已有明確規定,而洪聖古廟的位置,最適合祭天地二神。也間接證明,很有可能此處在唐代已經有官方活動,因為是距離番禺或者廣府最近但又最南的絕佳位置。銅鑼灣的天后廟位置類似,最有可能是官方在清代建的,因為南面的地址已被洪聖佔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