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最後的「豬仔館」全面授權書和公證 Last "Coolie Dealer" POA & Notary Public

十九世紀中葉,黑人奴隸買賣漸近尾聲,新開埠的英國殖民地香港成為歐美新奴隸貿易的中心。苦力,英文"Coolie", 又被稱為「豬仔」,多來自鄰近的廣東、廣西和海南,會被像豬仔一樣集裝航運到東南亞、澳洲、加拿大、牙買加、圭亞那、千里達和肯亞等殖民地的種植莊園等處。航運途中,環境待遇極差,多病傷死亡,港英政府後來規定每船每人需要配備最低量的飯和鹹魚等。不是所有「豬仔」都是自願的,很多是被拐騙的,因為「賣豬仔」實在是暴利。各地以契工仲介、招工局或者招工館名義的「豬仔館」,多由黑社會三合黨等經營。有報1906年,僅香港有廿餘家「豬仔館」,如廣祥合、合興棧、源發棧、鴻發棧,等等。1911年2月9日,英殖民部規定於1914年6月30日廢止契約勞工製,但實際允許部分殖民地、如馬來繼續經營,直到1916年才基本結束。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禁止買賣人口令》,使源頭「豬仔」數量減少,但在澳門、香港和星加坡等處的再拐騙買賣則變得更活躍。 此套文件兩份:1913年6月10日公證書,並繳香港印花稅3圓;同日簽署授權書,並於1913年7月12日繳新加坡印花稅3圓,再同月14日在新加坡高院入冊時再繳5毫。所有文件由Charles Edward Hartnell Beavis負責,Tso Kwai Pang翻譯。Beavis (1872-1956), 可查出在1909和1910年任職威堅臣及寄厘時律師行,即英文 "Wilkinson & Grist, Solicitors, Proctors, and Notaries Public",地址皇后道9號。1910年3月29日,Beavis在St John's Catheral聖約翰大教堂娶Katherine Georgina Hett (1885-1965),有稱有兩子Francis John (1913-1965)和Edward Charles Hartnell-Beavis (1920-)。文件出處,卻是F.X.D'Almada e Castro律師行!D'Almada e Castro (1869-1939), 葡萄牙人,父是香港任職多年的原澳門官員;香港出生,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跟CD Wilkinson學徒,1897年取得正式律師資格;1901年獨立開律師所,後再與人合夥;1910年業務指南里有"D'Almada & Smith, Solicitors"亞利馬打及士蔑狀師,並羅列Tso Kwai Pang為職員,地址皇后道33號。有報1911年Crowther Smith獨立出去,D'Almada e Castro再恢復單獨經營,1933年主教Pope Pius XI提名其為騎士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St Sylvester。不知1913年Beavis是否已過當到D'Almada e Castro律師所,還是暫時借用其公證資格身份? 文件內容主要是全面授權打理「拓植公司」"The Tsak Tsiek Company"在新加坡業務,包括經營公司的種植莊園、置業、管理房產和土地、租賃、處理物業、投資按揭(實業,包括船隻)和股票股權、購買或者包租船隻,等等;有效期36個月。此公司至少兩次,於1913年7月18日和8月23日的"The Straits Times"海峽時報登廣告:"To Estate Owners, undertake on contracts on any estate for weeding, Felling, clearing,etc and supply of provisions, etc for estate shops. The Tsak Tsiek Company, Labour contractors and commission agents. No. 11 & 12, Raffles Quay. Headquarter: Hong Kong. Branches: Canton, Swatow, Pak Hoi, Hoi How, Macao." 香港公司的林少桓Lam Siu Woon和鄭申之Cheng San Chi, 以及新加坡的何達三Teat Sam Ho,無迹可查。廣州、汕頭、北海和海口是「豬仔」採集源頭,澳門既是集散地又是半源頭;而香港總部是聚集地,新加坡則是集散處,不僅提供苦力給新加坡和鄰近的海峽殖民地和馬來,甚至運往澳洲、夏威夷和南美洲。1913年大陸、澳門和香港的「豬仔」生意已經沒落,新加坡本地和周邊的「再買賣」還在繼續殘存,估計1916年以後基本洗手清盤。因為與黑社會脫不了干係,低調、查不出資料在情在理。
另:有趣的是文件邊幅多處手寫CEHB,律師公證人的英文名字縮寫,且都是在內文有更改添加一行字的左側。文件是打字機打出的,難免有錯,糾正錯誤的模式至今還在正式文件中沿用。文件只標明其公證人身份,並沒有附帶律師頭銜,所以很有可能從未跳槽律師行,只是借用或者合作。Wilkinson Gist 網站稱:However, the firm’s Chinese name, “高露雲律師行”, has always remained the same. 有誤,已電郵告知。

2023年11月25日星期六

明代竹根印章 Ming Dynasty Bamboo Root Seal?

從包漿狀態和風格,感覺是明代或者清初。唯獨不知「土土室」意思和出處?或者是「圭室」?在日本,「圭室」本是九州熊本県山鹿市杉曹洞禪宗日輪寺僧侶的室號。明治1870-1875年間姓名改革,有日輪寺僧侶在關東神奈川県藤沢市用「圭室一妙」註冊自己的姓名,從而開始了「圭室」正式成為日本姓氏之一。名人有:圭室諦成(1902-1966),熊本縣人,曹洞宗日輪寺的養子;圭室文雄(1935- ),神奈川県人。 日本人名印分4類:認印,可只刻姓氏;実印,全姓名;銀行印,以上皆可;訂正印,名或者姓,修正用,小型。明治後,大多日本人名印章(日本稱判子)為圓或者方形,而少有的長方形大都是橫向的。此印的形狀長方形豎立,不似人名印,有可能是寺廟的室號,或者某個文人的室號(即齋號)。不知原本一直是在國內和香港,還是被日本收藏再回流呢?

清代楊澥刻竹根印章 Tsing Dynasty Bamboo Root Seal

楊澥,出生於乾隆時期的約1781年,為嘉慶和道光年間著名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有「江南第一名手」美譽。精通金石考據之學,善於刻竹,用刀不以光潔取人,講究神韻。篆刻初期重浙派,後期偏重秦漢,多用小篆。邊款早期多蒼拙,後期則偏工秀。據載,逝世於1850年或者稍後。以「楊澥」落款有證可查約兩個時期:1826-1833和1837-1843年。 唐代名臣杜暹據稱藏書萬卷,每卷之後自己都要親筆題跋:「清俸買來手自校,汝曹(子孫)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為不孝。」後人都公認為稀書和愛書,特別是明清時期,世人名流爭先效仿。殊不知,古時印刷術不如現代發達,多有誤差,且很多為手抄,難免錯上加錯。先人明達不惜工本和時間校對和修正的「範本」乃古代真真實實的無價之寶。 此印應該是楊澥中後期(1826-1843年),自用。後學吳讓之(1799-1870)和黃士陵(1849-1908)都有同樣篆刻,但印文都不及楊澥的和諧和流暢,不是線條過於生硬就是細節不夠完美。印鈕「太白醉酒」,雕琢生動,活靈活現,咪咪醉眼,酒窩、耳朵、手、帽和腰帶等細節都顯露無遺,包漿自然,與年代相符。相機質量和拍照技術有限,無法真實表現實物。
後記:不排除所雕是「劉伶醉酒」。

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

異常乾爽天氣 Extreme Dry Weather

昨日,11月18號,農曆十月初六,異常乾爽。客廳小米電子器突顯示囧臉,並報濕度34%。今日查詢天文臺昨日紀錄,濕度錄27-58%。

2023年11月4日星期六

羅叔重「芳蕙堂藏」印章 Private Collector Seal

羅叔重(1898-1969),廣東南海西樵人,世居廣州西關,前三代為清代顯宦,14歲娶妻,16歲師從葉退庵治印,後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約1920年開始雲遊各地數年,拜訪名家問教。1923年左右移居港島,有居名「春酒堂」、「三不以堂」等等。1926年左右開設「文言學院」,後改名為「明倫書院」。其後,估計是1930-1936年間,娶妾(或者繼室)駱芳蕙(1912-2012.10.20),並以妾名命名居所為「芳蕙堂」,還曾以「芳蕙堂主」自稱。日佔前安頓家眷回廣州,自己後返香港至少2次,寄居友处。因早年曾參與進步政治活動,1949年解放後再回廣州。但一生喜菸酒,還常借酒狂言,難改風流倜儻和任性不羈的性格,於1952年經澳門又回居香港。1954年在大埔置別業,取名「煙滸樓」,與駱氏同居處復稱「芳蕙堂」。 1955年6月4日在澳門與同好論印,翌日凌晨有感執燈寫下:「卅年篆刻未曾工,著意臨摹不苟同。皖浙一原師漢印,沖刀切玉並圓融。布白分行著意先,未須奇怪始稱賢。試觀漢制都平淡,刻畫繇來不自然。文辭書畫到圖章,降及今時漸感傷。一例盲蟲推白石,獷粗揉捏惡氣揚。渾秀沖和第一流,弩張劍拔敢同儔?語人此語皆非笑,落伍甘心合醉休。」 1965年7月1日託其五公子博溶小姐贈友人其新作《羅叔重鐫石集第一輯》並序曰:「餘自民元壬子年十四同勞二小姐錦文結婚後,越二年即從順德葉退庵師遊,頗知寫字鐫鑿。民九庚申年二十二歲,同陳菤葹詩人漫遊上海、天津、北平,曾晉謁吳昌碩先生,叩以篆刻之道於上海。其後流連於國內者有年,及返寓越台後,複挈眷遁居紅香爐峰下,今又過三十餘寒暑矣。垂暮之年,得與室人駱芳蕙話言之外,居恒惟寫字鐫印,雖風雨晦明,以至微病,未嘗中輟。第以隨作隨失,僅此殘餘,亦爲五女博溶所撿藏者,實萬分之一耳。他如桃核、欖核、柏木、象牙之印,另集存之。 西元一九六五年旃蒙大荒落三月五日清明節,羅叔重識于吐露海濱煙滸別業芳蕙堂。」 有稱其「篆刻作品,出入周秦兩漢,融會皖浙,沖切並用,氣勢盤礴,巧不欲纖,拙不板滯,變化多端,令人擊節;而以隸書及六朝文字入印,樸野辛辣,幾成一絕;至於邊款文辭優美,用筆如刀,造像古樸,尤爲印友所翕服。數十年間,治印逾萬,雖然其中不少爲生活所迫,用爲換米飲酒,但以筆者所知,亦有不少是隨手刻贈友人,以至後輩,毫不計較金錢的,這固然看到叔重先生性情中人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其耽於藝術的熱誠。」其刻印雅健雄奇,推崇渾秀沖和及平淡自然,反對盲目的獷粗揉捏和著意臨摹,為時人推重,在華南與馮康侯齊名。1998年其遺孀駱芳蕙把石印72方、欖核印140方等,不包括竹和象牙等早期私印,捐贈給當時的澳門市政廳,現藏於澳門藝術博物館。竹根雕琢成一大兩小蘑菇狀,從上向下看,儼如雄祖器;從正面看,又形如雌祖器;實為罕見。邊款「丁丑冬自製」,表明最遲在1937年已娶駱氏;包漿和竹芯孔都與經年相符。鈕雕栩栩如生,印刻「芳蕙堂藏」4字考究優雅,與羅氏早中期相吻合。當年羅氏虛歲壯年40,駱氏芳年26,風流才子佳人,天做偶合,情趣及至,至情至理。是收藏用印,又暗示「金屋藏嬌」?只有本人清楚。從包漿分佈和變換,可有理推斷,此印還是羅氏書房把玩之愛物。尺寸和狀態完美嵌入食指彎處與拇指、中指和無名指之間,玩轉流動、揉摸蘑菇頭處,甚是得意。竹印罕有,造假不易,傳世真品難得。如何流落民間,最有可能是後人處理遺產的結果。祖器崇拜是最古老的人類文明,也曾是新婚男女常有的情趣信物。可以想像,羅氏把玩卅二年後被遺孀駱氏收起藏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再至少43年,兒孫十年後整理遺產變現,以為不雅,又不知所以,匿名託賣。實為羅氏罕有精品,但又有幾多人真正理解其中心機和奧秘呢?
另:羅叔重應該有子女六位,名字皆與水有關,即博澧、博湄、博溱、博溶、博添,博澧和博溶之間應該還有一位不詳。博澧和博湄應該是髮妻所生,而博溶和博添是妾室駱芳蕙所生,博溱也很有可能是駱氏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