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

罕有明清高僧牙雕 Rare Late Ming Early Tsing Dynasty Ivory Saint Monk Statue

關公崇拜,由來已久。死後即被封為侯,宋代加封為公和王,到明代更被追嘉為帝以及大帝。無論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儒、釋、道三教,或者九流,都祭典、尊崇和信仰關公。不僅普遍,還種類多元:道德、正義、財富、文昌、武聖、戰神、伏魔、靈護,等等。《歷代神仙通鑑》指,關公前身是「解梁老龍」。漢桓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憫民心切,違反天命,擅取封水,興雲施雨。玉帝大怒,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有稱普淨),溪邊見龍首,抱回廬中置合缸內,為超度誦經九日,聞缸中有聲,啟視空無一物,而溪東解梁常平村寶池里,關毅家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 《三國演義》又講: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後被斬首,陰魂不散,在當陽縣玉泉山上疾呼「還我頭來!」山上老僧普靜聞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此等眾人之頭,又向誰索?」關羽頓悟,冤冤相報永無止,決心放下屠刀、皈依佛門、立地成佛。 有記載,高僧普靜在東漢建安廿三年,即公元218年,在玉泉山上結草為庵,禪修十餘載。「夫天下萬物,唯人為貴;七尺形骸,唯頭為貴;頭有七孔,目為貴;目雖貴,不如靈智為貴。當知四陰(受、想、行、識),心為貴。貴故,所以觀之。」三科指陰、入、界。陰科:色、受、想、行、識。入科: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界科: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可見,民間傳說的關公後面是高僧普靜:沒有普靜,就不會有關公。而關公與普靜之間的關鍵是「頭」:即投胎前被超度的「龍頭」和死後被點悟的「斷頭」。此牙雕不大,約15厘米高,選用大象牙的牙尖部位,盤膝端坐,面相和祥,雙目炯炯有神,左手握一龍首,龍首生活靈動。雕像多處還留有漆金的痕跡,應該是經年呵護翻新的緣故,也說明此雕像對擁有者多麼的珍貴。龜裂「笑紋」自然,驗證歷經數百年的滄桑。不知300多年前的擁有者為何人?為何不選擇陶瓷、泥塑或者木料?反而偏愛貴重罕有的大牙尖?估計原因之一,是便於偕帶,且意義非凡。很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反清義士組織,渴望關公再世,崇拜祈求高僧普靜神靈,再顯神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