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
清代琥珀閒章 Amber Scholar Seal from Tsing Dynasty
十年前小拍得一琥珀閑章,形狀似山,有孔,便於提取和携帶,包漿好、古樸,印文[壽南山],布局和刀工精湛。落款[省三刀],多年不解。最近發現日本漢學篆刻家和國內清代中後期的篆刻家都有喜歡落款[刀],而非[刻、作或者刊],來凸顯以刀為筆之功力。謝仰曾,生卒不詳,字省三、行一、醒山、東石,號十二硯齋,清代山陰(現屬紹興)人。工詞翰、善行草、精鑑別、富收藏。隸学禮器,篆刻仿陳鴻壽(1786-1822)。乙酉春曾收《唐搨十七帖》和北宋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跋並款:乙酉初秋上澣越人謝仰曾醒山甫書於十二硯斋。乙酉,應該是1885年。1928年或之前(有稱1918年),其後人有難,把十七帖轉讓給吳寶煒,有記:醒山先生為中州名幕,雅好書畫,所藏多精品,惜其子孫不能守。因而估計,省三先生生卒在1820至1900年間。
吳寶煒1879-1938,字宜常、貽堂,光州人,其祖宅在南城西街;幼經父教讀,文史造詣頗深,後經曹紹英舉人介紹至山東歷城縣知事王湘樵公署為幕僚;公餘苦讀經、史、刑諸著,考究金石、甲骨和宇畫,日積月累,知識學術水平不斷提高;清末民初署任濬縣知事,1917任安陽縣知事,1918年初前政事堂存記之董清峻和劉秉堃著交財政部任用著發往安徽交該省酌量任用、安徽省即簡任職存記,1922年署任河南河北道道尹,後任中央考古委員會委員。有紀錄其於1933-1939年為中原煤礦公司股東董事,並推估有子吳興士。其子吳天中1983年將十七帖等捐獻給國家。安陽縣志:吳寶煒,字宜常,潢川人,民國六年任(知事),清剛明敏,不阿權勢,治獄尤所擅長,時盜匪出沒,擾害鄉民,派員密查,貌襲肩挑負販行為,廉得匪情,跟蹤勦缉,網紀肅然,政聲大著。
訂閱:
留言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