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紉詩中期(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精品大幅牡丹詩畫圖:構圖布局精美大方,三朵碩大的牡丹花以S形排列畫面重要部分,三朵中型花穿插於大花之間,外圍再傍以三朵含苞待放的小蓓蕾;三三得九,意為至尊,既是對牡丹花的推崇,也是向上款者致敬。設色也較早期的作品更加鮮豔但不失淡雅,以墨為骨的葉子用不同層次的綠色渲染,樹幹乃為仿真的棕色並配以墨色的樹瘤。左上角詩詞「獨繞啼鶯雨露闌,胸中有物壓春寒;登樓賦罷餘香墨,點綴承平畫牡丹。」上款:灞陵詞長雅正;落款:張紉詩;三印:非情非文,張氏,紉詩詩詞。繪畫、書法和詩詞俱佳,堪稱張氏牡丹詩畫圖的絕精之品。
吳灞陵(1904-1976):作家,書法家,旅遊家,收藏家。南海佛山人,有號「看月樓主人」,家學淵源,自幼熟讀四書;既寫得文言,又寫白話,曾投稿《小說期刊》,著有《學海燃犀錄》和《小說家的覺悟》等。青年時期來港,1922年投稿《香港晨報》討伐陳烔明,1923年入報界並於《大光報》實習,1924年任《香江晚報》撰述兼《大光報》記者,1927年開始主持《香江晚報》白話副刊。後歷任《中華民報》編輯,《循環日報》總編輯和《華僑日報》港聞版編輯,縱橫五十餘年,被尊稱為「報聖」,名不虛傳。自1950年起兼職主編《香港年鑑》,喜歡交遊,創辦「庸社」,是公認的最早香港旅遊和掌故專家。其1952年《香港九龍新界》旅遊手冊指「深水灣和淺水灣之間的冬菇洲」,以及「鴨脷洲張保仔殘壘:向西的尖端」。1955年在《港澳尊孔運動全貌》中著《香港孔教團體近狀》。1965年《今日南丫》說:「南丫山」土名「山地塘」或「山城塘頂」,另一名叫「陰山」;北角大排的排口在海底,水深十潯以上,有「馬有」和「澳」魚出沒,澳魚重數十斤,魚肚最值錢;1962年由英軍及鄉民合作築成「四村通路」。敝人新冠病毒前常赴南丫島,从模達灣到石排灣的山路旁還隱約可見當年修建「四村通路」後而留下的水泥紀念標記。吳氏原配張細柳,後續李月英,有三子兩女(錦字)。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大批文人墨客流離滯留香港,一切要重新開始;做為本地報業翹首和有心有力的吳灞陵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臺,成為這些人的「共主」。吳氏收藏不乏投稿和應酬的庸庸之作,但凡五十年代左右私人贈送之作多為精品,張氏的《獨登牡丹》正是如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