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

香港仔古石刻與「夔」崇拜 Decipher Ancient Stone Carving

香港仔東、黃竹坑葛量洪醫院北、南風道西有一古石刻,專家斷定為3500年前青銅時期先民留下與雷有關的雕刻。更確切的講,應該是新石器晚期後段(公元前2400-1500年)。此古石刻與長洲、龍蝦灣和蒲台島的古蹟石刻相似,其紋式和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和廣東一帶出土的幾何紋陶器有雷同之處。
夏商和周早期沿海地區古民的生活應該是相當困苦的,不會做費資費力又不甚討好、與生活生存相關甚微的事情,況且不是一般的個人和文化能夠雕刻出如此巨大、精美、標準的圖案,所以這些石刻不應該僅是單純的雷符號,難道是代表着更高層次的崇拜信仰?
其實,這些古石刻的紋樣很像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夔」。《山海經·大荒東經》雲:「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說明在古代神話裏,「夔」代表了雷、電、風和雨。眾所周知,雷往往伴隨着雨水出現,古人一定知道兩者的聯繫,但並不一定清楚其中因果必然關係。廣東有諺語稱:「悶雷轟天邊,大雨落連天;響雷在天頂,大雨即過境」。雨水又是適合飲用的清潔淡水,對於水上人和生活在海邊的古人民的生存至關重要。夔,「不游濁水,不飲濁泉;飲於清,游於清」,是清潔淡水的代名詞。青銅器和紋陶的「夔紋」初以大口、卷唇、無角、一足、卷尾的形式出現,後漸漸簡化成幾何紋的方式來表現。
航海漁民樂施好客,缺少米柴時很容易向其它漁船借要,但是如果缺飲用水就會相當麻煩,一般很難向偶遇的漁家討得到清淨淡水,可想而知淡水對漁民是何等重要? 如果在海上不幸用完淡水,一般只能祈盼老天爺下大雨或者靠岸附近的島嶼尋找,所以漁民往往特別重視海中島嶼存有淡水的地方。不難想像,3500年前的古人會在這些有適合飲用淡水島嶼的地點留下記號,並會在取水時舉行慎重的崇拜儀式。何種儀式,沒有記載,我們可以想像。據推測,留下這些富有中原文化意涵的「夔紋」石刻記號的很有可能是來自浙江一帶的古越人,而非當時相對文明落後的本土古南越人,除非古南越人在3500年前已經融入了中原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大約3-4000年前,海平面比現在高出約4米左右,即是意謂著:香港仔大道、黃竹坑道和整個黃竹坑平原古時都在海平面下,而且南朗山當時很可能是一座孤島,所以古石刻出現時應該是位置於海邊的溪澗。溪澗的遺跡告訴我們,古時此處由北向南有一條從高山入海的潺潺溪流,後來幾千年由於沖積平原的形成,落差變得越來越小,溪流不斷西移到香港仔瀑布和其它隨著海平面的下降而變得落差相對較大的路徑,最終變得幹凅。

另註:
近代發現古石刻北部不遠處有個大溶洞,政府曾考慮開發商業化。不知同古石刻和溪澗是否有何關聯?晉代《博物誌》雲:「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不知古越人南下到此是否曾居於此溶洞?希望政府考古學家慎重。
水佬話:「落大喜」指下大雨的意思。可見清淨淡水對於水上人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