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

香港舊圍確實是「圍村」Thought on Old Hong Kong Village

黃竹坑舊圍原稱「香港圍」村,位於香港仔隧道西面,而新圍在其南邊。參觀過新舊兩村的人會覺得名不符實,因為看不到任何「圍」的跡象。舊時命名村落一般通俗易懂,古樸的原居民不會刻意造假誤導。那又是為什麼呢?
皇家工程師歌連臣中尉1845年測繪的地圖《The Ordnance Map of Hong Kong Surveyed by Lieut. Collinson.R.E., 1845》,明確顯示當時的香港圍村:面南偏西、前面有階梯(說明村落的地基高於村前的地表,其實其他英國人早期的描述也指出整個村落建於一個平台之上),階梯後有一段圍牆,呈部首「冖」形狀,其它三面由樹林和山包圍,顯然是借助了自然環境而建成了一個得天獨厚、大部分為天成的「圍牆」。說明原香港小村確確實實是一個圍村。
另外,地圖清晰地展示了「圍牆」內有五排相連建築,最前面稍長,其他四排相等,估計前者為供奉祖先神靈的宗祀堂、卜卜斋私塾和其它共用場所。參照現存的南丫島榕樹下古村落排屋*,每排應該大約有8-10戶相連家居,總共約32-40戶;如果把第一排部分計算在內,應該有約50戶房屋供周氏族人居住。港英政府1854年4月發布1853年年底每一戶華人問卷普查結果,香港圍村人口總共183人,成年男子70人,成年女子50人,與估算的32-40戶相符。為何現在的舊圍沒有任何當時古村的痕跡?需要仔細探究以後的歷史。
很多跡象表明,大約1860年代開始,香港圍的周氏一族開始遷徙,向現黃竹坑新圍村(雖然所建新村已非圍村,但仍然留用其名)擴展。為什麼?是周氏人口增長過快?不全然!
1854年初香港圍村周氏男丁共107人;1859年底重建其族派香港祖先周啓文夫婦墓碑顯示有158名男丁,其中包括二房和三房各22和62名可能是已經早期遷徙到南丫島的分枝。即使假設未有分枝,五、六年後增加51名男丁,1859年時總共人口應該不到300人(按1854年初圍村的男女比例得數270人),對於已有四五十座房室的圍村,應該可以應付。那為什麼還外遷?和附近人口的暴增有一定的關係。
1855年3月和1856年4月政府發表的普查結果表示香港村(應該是現黃竹坑)總人口分別為464和493人,而增加的人口主要是成年男人:1854年初成年男人70名,1855年初和1856年初分別暴增至280人和317人,顯然有大量單身男人和年輕家庭湧入黃竹坑**。所以,周氏一族分家向外遷徙,也是為了佔地和擴張。另外,當時治安變好,海盜不成問題,人們對居屋的需求也有所改變,新圍村所保存的1890年代的獨立古屋比以前的排屋式房室更寬敞、用料更講究。第三,河谷平原地表除了地廣之外,比起處於偏遠地段和高台之上的舊圍村,更加便利。遷徙到新圍村以後,周氏一族漸漸放棄了舊圍村,有文章指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有避難夫婦躲藏舊圍村時只有四戶人家。光復後至六十年代,大量百姓移民湧入。經過幾十年的時間,不斷的改建和擴建,永遠改變了舊圍村原有面貌和本質。現在的住戶基本上是60-80年代搬入的移民,基本上與舊周氏一族無關。

* 據稱榕樹下村原有兩排相連組屋,每排八間,共16間,可容納約百人,與派祖周啓文墓碑上三房有62名男丁數目相吻合。現在只剩下前排門面,門框上尚留有少許精美雕工。
** 1854年廣東各地天地會接連起義,戰火紛飛,多處淪陷,廣州府被圍攻數月。1856年英國和聯軍藉故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在排屋不遠的東南處、被樹林圍繞,有一個獨立的建築,不知是否周氏族人用來畜養豚禽還是儲藏穀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