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認為,香港的「香」乃桂香之香,非燒香之香,源自其南面鴨脷洲之「玉桂山」,與中山原名「香山」的「五桂山」一脈相承。此「香」,非彼「香」。
「香港」一名宋代已經存在,和運香木沒有關係,更不可能與線香有絲毫聯繫。沒有任何考古或者史實可以證明香港仔在被殖民之前是一個貿易港口,相反早期英國人所描述的香港仔沒有一個像樣的碼頭、海盜氾濫,不適合貿易。另外,成為主要漁港暨出產鹹魚不可能於十七世紀起,而是十九世紀中後葉。有記載表明十九世紀中葉被殖民以前的香港仔(舊稱石排灣)和鴨脷洲港北岸主要是蜑民季節性寄居的場所,所以有些英國人時而目睹千百人聚居,時而稱其為被廢棄的漁村。
隨英國特使於1816年朝拜大清皇帝的護衛艦船長曾清晰地描述了香港仔港口一個極為特殊的「趕魚」場景,加以其它史料佐證,香港仔港口昔日應是順德陳村有組織漁民的一個特殊且秘密的捕魚場(詳情以後再介紹)。陳村人在此建設「洪聖廟」既是尋求神靈保佑(洪聖別名保港大王),也是為保住魚場的秘密,但並沒有跡象表明曾落腳定居於此。
1840年代至1850年代初,第一批商人和漁民落腳香港仔,主要聚居「北海」,現香港仔舊大街暨附近處。香港仔天后古廟於1851年興建時鐫刻並保留至今的主理商戶名的石柱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證據。十九世紀中後期,由於清朝政府封鎖澳門沿海,再加上香港仔日趨安全,陳村魚商索性在香港仔「南海」的鴨脷洲處落腳。所以十九世紀末應該是香港仔漁業鼎盛的開始。1894年鼠疫及其後十來年,大部分有錢的魚商和船戶都返回內地,直至1910年左右清末國內大亂,被殖民政府少有管治的香港仔又吸引了另一波大量移民,香港仔兩岸再次興旺。光緒十七年(1891)參與籌建鴨脷洲「水月宮」的灣頭、舖戶、船上人等共291名,其中至少近半數為商戶,很有可能為魚欄商戶的有:興隆欄、聯隆欄、謙隆欄、三隆欄、宏隆欄和奧利欄。到民國三年(1914)重建時282名緣首與捐款者基本上是清一色個人名字。從1891到1914年,堪稱巨變。
殖民統治下,長期以西語英文為主,中國文化被忽略,歷史被忘記、被篡改,無人在意,甚是痛心疾首。莫想回歸已廿餘載,祖宗遺留下的文化和歷史仍然不被重視,道聽途說、望文生義比比皆是,錯誤長期蔓延。哀呼!痛哉。希望大家,特別是政府,應該正視改進!
另註:香港仔英文名稱(Aberdeen)應該始於1843年,不是1841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